徐州这些“名字”有来头!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浏览量:

  

徐州这些“名字”有来头!

  经过专家论证推荐★,徐州市共有19处红色地名被列入《江苏省红色地名名录》,入选红色地名数量和质量均居省内各设区市前列。

  如果地名有形状,那一定是徐州随处可见的文化标牌★★★。一个又一个不同的陈设布置,却都是在诉说古老的故事★★★,让人们了解和感悟这片土地上的乡土情怀★★,串起岁月给地名留下的痕迹,从马市街到龙雾桥,你是否愿意与我一同走一遭★★★?

  在新沂★★★,人们还以花厅路来命名市区主干道★★★。一系列的举措既保护了老地名★★★,又留住了文化记忆传承文化根脉。地名,让百姓留得住记忆,守得住“乡愁”。

  从时间因素、文化含量、影响程度、传承价值四个方面评审,徐州市民政局会同市住建、城管★★、交通、水务、文广旅★★、史志办和部分地名专家评估论证,于去年和今年分别公布了两批市级地名文化遗产共71个★★,包括——古城类地名文化遗产:徐州、丰县、沛县、邳州、睢宁。古镇类地名文化遗产:窑湾镇、安国镇、古邳镇★★★、土山镇、利国镇、柳泉镇★、欢口镇、首羡镇、龙固镇★★、栖山镇、敬安镇★★、五段镇、八义集镇、汉王镇、棠张镇、茅村镇。古村落类地名文化遗产:金刘寨、吕梁、二坝★★、刘邦店、庙道口、花厅、棠棣埠、授贤、良壁★★、黄石、垞城★★、石户城、塔山、白塔★★、北望、吴邵。路街巷(里、弄、坊)类地名文化遗产:城隍庙街★★、书院街、旗杆街、紧鞍路★★★、马市街、崔家巷★★★、文学巷★★★、丰储街、大同街、开明街、中宁街、王陵路、苏堤路★、夹河街、少华街、博爱街★★★、文亭街★★★、中枢街、黉学巷、坝子街、大坝头路★★★、大马路、彭城路、近圣街★★★、府署街★。古桥梁类地名文化遗产:龙雾桥★、华山桥、普济桥★★★、济众桥、白家桥★★、袁桥★★、十人桥、弘济桥、圯桥。

  花厅是徐州市级地名文化遗产,花厅村是花厅遗址的所在地。花厅遗址发现于1952年,先后经过7次考古。这里发现的南北文化两合现象,在中国史前考古的整个东方地区为首次★★★。花厅遗址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截至2022年年底,徐州市所有97个乡镇全部完成乡镇地名规划,为下一步全面开展“乡村著名行动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★★★。

  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拥有充满古韵、脍炙人口的地名文化,有学者研究,《尚书·禹贡》记录有11个关于徐州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,如淮、海、泗等。

  自2021年起★★,徐州市便组织开展了乡村地名管理服务试点工作,2022年在邳州市试点开展乡村地名管理服务工作的基础上★★,先后制订下发了《关于开展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的通知》★★★、《关于组织开展乡镇地名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》和《徐州市乡镇地名规划编制工作方案》,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和业务培训。

  老地名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,蕴含着城市的历史和内涵★,积淀着风俗和文化★★★,闪耀着城市独特的品格和气质★★★。

  今年以来★,新沂市扎实开展“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”省级试点活动★★,积极推动乡村地名标志设置、乡村地名采集上图(上传互联网地图平台)和地名文化挖掘应用。

  新沂市因1949年开挖、1953年竣工的人工泄洪道新沂河而得名。据《徐州市志》,1953年,新沂县由淮阴专区改属徐州专区,1983年地市合并,新沂县成为徐州六县之一★★★,1990年撤县建市。

  2022年,为了适应地名管理工作的需要★★★,徐州市区划地名协会对地名专家组进行改选,聘请了一批关心地名工作、热心地名研究,在地名历史、地名文化★★★、地名管理等方面有造诣★、有建树的教授、专家、学者,为徐州地名文化建设支招把关。地名专家组改组后★★,专家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,紧密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徐州的历史文化特色,锤炼、提升地名的文化品位,先后参与了徐州市地名储备库建设、徐州市红色地名评选和全省地名文化遗产评定等工作。